四月的戈壁滩,苍穹如洗。当倒计时在指挥大厅屏幕上跳动,航天科工四院试验队的队员们屏息凝神,目光如炬。
“10、9、8……”
倒计时结束,一团炽热的烈焰裹挟着轰鸣冲天而起,点亮了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的古老土地。
“数据符合预期!试验圆满成功!”指挥大厅瞬间被沸腾的喜悦淹没,试验队员们激动地从工位上跳起,从四面八方涌到广场上庆祝。
“好样的!大家辛苦了!”年轻的副总师向来内敛克制,但此刻她再也难掩内心奔涌的情绪,眼眶泛红,张开双臂,与队员们紧紧相拥……
刻进骨子里的严谨
成功并非偶然降临。
两周前的动员会上,试验队刘队长语重心长:“一次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,咱们必须每次都‘从零开始’,把严谨刻在骨子里?!?/p>
窗外,繁星闪烁,临时办公区里,键盘敲击声、低沉的讨论声、纸张翻页的沙沙声,交织在一起。
设计师李工揉了揉眉心,目光在写满演算的图纸和草稿间来回移动?!袄狭?,你看这里,测试的报告显示,这里的数据和模型预测值有细微偏差?!彼讣馇昧饲猛贾缴系囊淮Ρ昙?,“偏差在允许范围内,但是否还能再缩小范围……”说罢,两人默契地翻开了厚厚的文件夹,这已是他们针对这个点的第九轮核对……
“保持深思,时刻警惕”,会议室的白板上,八个大字赫然在目,这是团队的工作信条。即便方案已在脑海中推演过千百遍,他们依然像第一次接触那样,全神贯注,如履薄冰。他们深知,在航天领域,“想当然”是危险的,“差不多”是致命的,经验主义要不得,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和麻痹大意,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。
风沙里的坚守者
任务前夕,正当一切按计划推进时,一场沙暴突然袭来?!按蠓缟吵净粕ぞ彩狈缢俪?7米/秒!”对讲机里传来紧张的声音。
设备若在风沙中出现故障,将直接影响任务成败!
没有犹豫,十几个试验队员顶着风、弓着背,检查设备状态、加装防护。沙粒灌进他们的鼻腔,迷住眼睛,衣服被狂风鼓成风帆。
狂风卷起的砂石打得车体砰砰作响,59岁的张工几乎匍匐在车底下,防护镜片瞬间糊满沙尘,他只能一次次摘下,用袖口内衬狠狠擦拭。他眯着眼凑近检测屏幕,布满老茧的手指在装备部件上摸索、敲击。眼角皱纹蹙起,细沙混着汗水,古铜色的脸上冲出深色的沟壑?!吧璞妇拖裨勖堑恼接?,你对它多上心,它就给你多争气?!?/p>
不远处,徒弟小顾正用身体挡住风,护着怀里的校准仪,这个平时看起来很清瘦的小伙,身躯在狂风中微微颤抖,双臂却稳如焊死的支架,护住设备屏幕那方寸间的清晰?!笆Ω担问鱿植ǘ?!正在复校!”在“必胜”信念的加持下,此刻的小顾俨然化为戈壁里的“铜墙铁壁”。
张工扶着车架缓缓起身,喃喃道:“干了一辈子航天,退休前更要站好每一班岗?!闭馐撬牡故谌巍俺霾钊挝瘛保睦锴宄裾庋芮鬃悦璞傅幕?,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了。
四小时鏖战,加固、校准、排查……当最后一个检查工作完成,调试箱锁扣发出了清脆的“咔嗒”声,大家才缓过神来,感到刺骨的寒意——不知是狂风的冷,还是冷汗浸透衣衫的凉。
微光成炬的力量
风沙止息,成功的喧嚣归于平静。夜晚,队员们坐在由四周宿舍楼围出的一方空地上。晚风带着凉意,头顶的星光渐渐淡去,只留下深邃的天幕。
本次任务驻地离小杨家并不远,已一年多没回家的她,多想回去看看父母。但眼前的任务重于泰山,何况此次任务结束后,她又要立刻奔向下一个战场?!翱嗬鄱疾慌?,就是惦记爸妈?!彼鸸惩偶业姆较?,随即又回身挺直脊背,“但任务在这儿,守在这儿,就是我的使命?!?/p>
年轻的技术员小栾搓了搓冰凉的手指。他想起初到试验场时的青涩懵懂,是师傅们毫无保留的教导让他一步步成长起来。现在,火炬传到了他们这一代人手里,他深知,必须将它燃得更旺。
一旁的王工笑着说:“我刚工作时,师傅给了我一本笔记本,现在这笔记本我都还珍藏着。师傅总说‘数据会说话’,现在我也常跟新来的小伙子念叨这一句?!彼谋咀永?,不同颜色的笔迹跨越十多年,那是几代航天人的批注。
宿舍二楼,小朱的身影映在帘上,隐约还能听见键盘敲击的声音,任务结束后,他还要赶写关键的试验总结……
“哪有什么钢筋铁骨?不过是凡胎肉体,硬生生扛出了钢铁的意志?!蓖耪馊浩骄炅洳坏?3岁的试验队员,一位深耕航天领域多年的老专家,感慨万千。
苍穹之下,戈壁滩沉默地记录着这一切。严谨是骨,坚韧是魂,传承是流淌的血脉。每个航天人都是一束微光,当千万束光芒汇聚,便成了照亮航天征程的璀璨火炬。
一线手记:
作为见证者,我总在想,戈壁滩的风会记得什么?
它该记得那些在沙暴里弓起的脊梁,记得厂房焊花与凌晨灯光交织的亮,记得那句被重复了无数遍的“再检查一遍”。
这群航天人用严谨作骨,以坚韧为魂,让传承在血脉里流淌。没有谁生而无畏,只是他们把平凡的坚守,熬成了突破的底气。(文/陈星星 摄/胡志刚 海报/张彤、杜宜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