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用‘笨功夫’可不行,咱得琢磨点巧劲!”这句话望师傅常挂嘴边鞭策徒弟。凭着这股子巧劲,望师傅逐渐成长为车间里的“创新达人”。
装配台上,传统的点胶、拧螺钉全靠手工,效率低下,锋利螺丝刀头容易伤人。望师傅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作为一名老党员,他始终把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放在心上,深知安全生产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。“手工操作又慢又危险,能不能让机器多分担点?”他向工友们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从那以后,望师傅的业余时间就全投入在车间。构思图纸、调试设备、修改方案……成了他的新日常?;匾淦鹉嵌稳兆樱Ω凳种富岵蛔跃醯啬D饣当鄣亩鳎?/span>“夹具怎么夹才能又稳又不伤产品?胶枪怎么跑轨迹才最精准?停留定位,差0.1秒都不行,一次次反复调试。”
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,望师傅主导攻关的自动点胶旋紧系统成功上线。该系统集成了自动点胶、螺钉旋紧和视觉检查功能,操作起来安全高效。同事们纷纷惊叹:“真神了!这速度、这精度,再也不用跟螺丝刀搏斗啦!”系统应用后,装配效率提升了50%以上。
望师傅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。公司又引入一批新设备,自动下线剥头机等,他又成了“新设备开荒者”。“设备再好,也得吃透才行!”他带头啃说明书、咨询厂家,与同事研讨。为了掌握剥头的临界点,对各种线束进行了反复测试,自己总结出“冬季加5分钟,黄梅天减3分钟”预热口诀。其他调试中的常见问题,他都记录在自编的“操作指南”里,图文并茂,通俗易懂。大伙都感叹:“有了‘望师傅宝典’,设备‘通病’轻松搞定!”
“工人,就是要靠脑子让‘铁疙瘩’听话!”望师傅这样说也这样做。从凭借经验到驾驭数据,从重复手工到优化流程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线产业工人的创新力。
航天精神说
靠着长年累月蹲守一线摸爬滚打、潜心研究,巧劲加坚持,基于一线、反哺一线,更多航天工作者正成为创新一线的“能工巧匠”。(文/胡杨 胡霄 陈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