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品香论坛qm网_同城茶楼_万花楼qm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51龙凤茶楼论坛网

致敬,最可爱的人!
发布时间:2025-08-02 信息来源:人民日报、中国航天报



  今天,八一建军节,

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

  人民子弟兵

  永远值得信任和托付

  万里河山,有你心安

  我铸剑,你亮剑

  科技强军,航天报国

  致敬!人民子弟兵!

  向前!向前!向前!

  从烽火硝烟到和平岁月,从边疆哨所到抗灾前线,那抹迷彩绿始终是最坚实的屏障,最温暖的依靠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,诠释着忠诚、担当与奉献;用无畏和牺牲,守护着万家灯火、岁月静好。值此“八一”建军节到来之际,为您带来一组中国航天人身边的现役军人与退伍军人故事,让我们一起在平凡里感受伟大,向新时代“最可爱的人”致以最深情的礼赞!

  01“最爱听的,还是那些经典军歌”

  在航天二院,有这样一位航天人,大学毕业时,她放弃优渥的外部条件,毅然入伍,成为高校的一名教员。在担任教员的16年间,从教学到科研,她获奖无数。2014年,她选择转业,成为一名光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,她就是我们亲爱的姜老师。

  姜老师刚来航天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。当时,惯导故障分析工作已经持续很久,无法破局的迷茫和长久的停滞不前让大家异常焦灼,有人建议暂且搁置问题。作为一名军人,她比任何人都懂得用户对可靠装备的渴求。“为国铸盾,护佑空天安全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我们对前方战士生命的庄严承诺,是维护国家尊严的基石?!苯鲜Π迪戮鲂模何蘼鄱嗄讯家页鑫侍庵⒔幔桓兑环菥闷鹗嫡郊煅榈拇鹁?。

  为了准确定位故障,在近一年的时间里,她不停往返于办公室与试验现场,以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问题,也让心里的石头落了地。姜老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请党放心,强军有我”的誓言。

  10余年的工程师经历、多个项目的历练,让姜老师从知识的摆渡人转变为国之利器的锻造者,也让书本中的晦涩知识在实践的淬炼中变得鲜活透亮。姜老师结合自己在高?;鄣姆岣唤萄е逗凸こ叹?,完成了《捷联惯性导航系统》专业培训教材,并担任专业老师为单位青年讲授公开课。

  当她再次站上讲台,望着台下一个个年轻的面庞、一双双求知的眼睛,熟悉、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。从传道者到实践者再到授课人,身份的转换,让她的内心更加充盈,思路更加开阔,语气也更加坚定。姜老师的课程在设计师中广受欢迎,她也成了单位的金牌讲师。

  她说,早晨醒来,耳畔总会隐约响起军营里嘹亮的号角;回家路上,最爱听的,还是那些经典军歌。军旅经历培养的坚毅、忠诚、奉献、担当的价值观早已融入她的生命。不论作为军人还是航天人,她始终坚持“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”,牢记科技强军、航天报国的初心使命,用实际行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(文/卢扬)

  02 军人的担当从不止于战场

  晨光刚漫过生产基地工业区的办公楼顶,老罗正在核对当日的转运资料,他的笔尖在重点处轻轻圈注。这是他退伍后的第26个年头。作为退伍军人,部队里“指令即行动、行动必落实”的作风早已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工作准则。

  年轻时的老罗曾是一线试验人员。他工作的厂房里,数吨重的振动台日夜轰鸣,金属部件发出尖锐声响。在一部件极限振动测试中,振动台出现异常,屏幕曲线发生波动,虽然在容差范围内,但是老罗还是弯下腰钻进底部检查,发现是固定螺栓松动了半圈,若继续试验可能导致部件损伤?!熬拖竦蹦暝诓慷咏胁鸬盗芬谎?,多检查一遍,就多一分安全?!彼苁钦庋怠?/p>

  如今老罗转到了综合管理岗,负责转运及其他保障工作。他的认真劲儿丝毫未减。实验室分布在北京的不同区,每天的物品转运就像一场接力赛,而老罗则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骆驼,肩上的背包永远塞得鼓鼓囊囊——里面装着转运清单、文件物品、应急工具等。他手拎着大件的物资穿梭在厂区里,把各件物品准时送到各厂房和试验现场。

  单位的年轻同事小方在路上碰见他时,笑称:“罗师傅您这日均‘百公里’的节奏,比在部队拉练还紧凑!”老罗擦了擦额头的汗说:“两区跑是常态,不能让流程在咱这里卡壳。”

  2023年夏季的一个清晨,生产基地早餐车旁突然传来惊呼,一名男同志突然倒地。人群慌乱地后退,老罗却拨开人群冲过去。晨光里,他额头渗出的汗珠格外显眼——膝盖跪地时的急迫,按压胸口的专注,俯身掐人中的紧张,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焦灼。得益于当年训练场上的千百次演练,在这 3 分钟里,他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。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,老罗才直起身,他的工装后背已被汗水浸透。事后,被救者握着他的手哽咽道谢,他摆摆手说:“谁见了都会搭把手。”

  像老罗这样的退役军人还有很多。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把军人底色融入日?!ぷ魃系南钢?、帮助同志的耐心、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果敢。

 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光芒,让“最可爱的人”有了具体的模样。他们用“退役不褪色”的坚守证明,军人的担当从不止于战场。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,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温暖永远在默默发光。(文/方建伟)

  03 从军营到星空的赤子传承

  我的爷爷是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一名解放军战士。1946年,刚刚14 岁的他毅然加入解放军,在解放家乡的战斗中,常常穿梭在枪林弹雨之间。

  有一次,在给地下组织传递消息时,他险些被敌人扣住,在惊险脱困之后,他又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。爷爷说,那时候大家都是像他一样的青年小兵,但是没有一个人害怕退缩,每个人都拼了命地冲在前面,因为大家知道,跟了共产党、加入解放军就是保家卫国,就是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。爷爷的军功章是他浴血奋战的见证,也是他对祖国忠诚的印记。这份家国担当如同种子在家族里生根发芽。

  受爷爷的影响,我的爸爸在18岁那年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。那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结束,一颗保家卫国的心让爸爸穿上了海魂衫。在部队里,他磨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。

  虽然最后转业回到了家乡,但他从未停止对国家的关注和对部队的思念。在我小时候,爸爸教我的童谣都是解放军军歌——“向前向前向前!我们的队伍向太阳……”“爱护军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……”每次在重要场合,爸爸都会敬起标准的军礼。近年来国际冲突不断、局势复杂,爸爸常说“召必回、战必胜”,他那坚毅的眼神诉说着永不褪色的军人使命。

  如今三十而立的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。作为国之重器的建设者,父辈们的坚守和荣耀激励着我,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”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我。在科研攻关的漫漫长夜中,在一次次试验的反复验证中,我和同事们秉持着“团结奋进、负重拼搏、科学求实、敢为一流”的信念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,为实现航天强国梦不懈奋斗。

  现在,我也有了自己的下一代,小小的他也有一个航天梦,航天英雄的名字他如数家珍。

  从战火纷飞到星辰大海,一家三代同样的青春和热血,变的是守护方式,不变的是信念和忠诚。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临近,我要向所有军人致敬:致敬他们用一生践行的忠诚,致敬他们勇敢无悔的守护与担当。(文/刘燚)

  04 深海归来的星光

  我家老周是个潜艇兵,穿了十几年军装,站在那儿腰杆笔挺,话不多,做事却扎实。出任务时,他一走就是三五个月,信号时断时续,有时候十几天都联系不上。我就守着手机等消息,夜里常醒,怕错过他报平安的短信。他总说“没事,放心”,可我知道,深海里的日子,哪会真的“没事”。

  有一次,他出任务回来,行为一反常态。以前,他回到家都会先歇会儿,那次一进门就张开胳膊,把我和儿子都搂进怀里,抱得很紧。他身上带着海水的咸腥味,下巴上的胡茬扎人,半天没说话。儿子仰着头问他:“爸爸,你是不是想我们了?”他才“嗯”了一声,声音有点哑。

  晚饭过后,我翻着网页看新闻,看到一篇关于潜艇部队的报道,记者写他们在水下遇到突发状况,全艇官兵连夜抢修,字里行间都是惊心动魄。我的手直抖,盯着那句“成功排除险情,全员安全返航”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。原来他那次回来红着眼眶,不是因为累。

  从那以后,他更顾家了。我下班晚时,他会提前把饭做好,饭后不忘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。有次我跟他抱怨工作上的烦心事,越说越激动,他就坐在旁边听,等我说完了,他递过一杯温水,说:“没事,有我呢。”他总在我需要的时候,稳稳地站在那儿。

  去年儿子想竞选班长,回家跟我们说时眼睛里闪着光。老周没说“你要加油”,而是拉着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:“你觉得同学们选你,是因为什么?”儿子挠挠头,他就慢慢引导:“想想看,大家课间找作业本手忙脚乱,你要是提前帮忙分好呢?”爷俩列了张清单,从“帮小个子同学够黑板擦”到“记好谁的东西丢了帮忙找”,一条一条琢磨。台灯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,一个讲得认真,一个听得入神。

  后来儿子真选上了班长,放学回来抱着他的脖子喊:“爸爸,我成功啦!”他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,拍拍儿子后背:“是你自己用心了?!蹦翘焱矸?,他特意给儿子多夹了块排骨。

  老周嘴不甜,也没送过什么贵重礼物。但他穿军装的样子、系着围裙在厨房转的样子、蹲下来听儿子讲学校趣事的样子,都深深刻在我心里。他总说自己就是个普通兵,可在我和儿子眼里,他是保家卫国的英雄,更是努力把日子过得暖烘烘的家人。

  打开家里的衣柜,我总能看到他的军装挂得整整齐齐,肩章在阳光下闪着深海归来的星光。我知道,那光芒里,有对祖国沉甸甸的责任,也有对我们这个小家满满的爱。(文/小麦)